石灰回转窑别称滚筒回转窑,结构先进,石灰回转窑可靠的回转窑两端组合式鳞片密封。使漏风系数小于10%使用复合型耐火材料,以减少辐射热损失。
工作原理:
合格的石灰石存放在料仓内,经提升机提升并运入预热器顶部料仓。预热器顶部料仓,由上下2个料位计控制加料量,然后通过下料管将石灰石均匀分布到预热器各各室内。
石灰石在预热器被1150°C窑烟气加热到900°C左右,约有30%分解,经液压推杆推入回转窑内,石灰石在回转窑内经烧结分解为CaO和CO2。分解后生成的石灰石进入冷却器,在冷却器内被鼓入的冷空气冷却到100°C一下排出。经热交换的600°C热空气进入窑和煤气混合燃烧。废气在兑入冷风经引风机进入袋式除尘器,再经排风机进入烟囱。
出冷却器的石灰经振动喂料机,链斗输送机、斗式提升机、胶带输送机送入石灰成品库。根据客户要求是否进行筛分等工序。
技术特点:
●结构先进,低压损的竖式预热器能有效提高预热效果,经预热后的石灰石入窑分解率可达20-25%,并可直接利用10-15mm细粒级石灰石;
●可靠的回转窑两端组合式鳞片密封。使漏风系数小于10%使用复合型耐火材料,以减少辐射热损失;
●填充式、可分区通风的圆形或方形竖式冷却器,使出冷却器的石灰温度为800C+环境温度,便于输送、储存,并可将入窑二次空气预热到700℃以上,减少了运动部件和特殊材料。
设计规定:
1 回转窑的规格应根据对烧成系统产量的要求,结合原、燃料条件以及预热器、分解炉、冷却机的配置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。
2 预热器窑及预分解窑的长径比(L/D)宜取11-16。
3 预热器窑及预分解窑的斜度应为3.5%-4%;最高转速:预分解窑宜为3.0-3.5r/min,预热器窑宜为2.0-2.5r/min;调速范围1:10。
4 回转窑烧成带筒体的冷却宜采用强制风冷。
5 回转窑烧成带应有筒体温度的检测措施。
6 回转窑的主电机宜采用无级变速电动机,并需设置辅助传动,辅助传动应有备用电源。
布置要求:
1 回转窑中心高度,宜根据熟料冷却机的型式及布置确定。
2 回转窑基础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
1)回转窑的安装尺寸应一律以冷窑为依据;
2)基础墩之间的水平距离,应根据热膨胀后的尺寸确定;
3)窑筒体轴向热膨胀计算,应以设在传动装置附近带挡轮的轮带中心为基准点,向两端膨胀;
4)基础面的斜度应与窑筒体斜度相等,基础孔应垂直于基础面。
3 当设有两台以上回转窑时,两窑中心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原则:
1)满足窑头和窑尾设备的布置要求;
2)要便于设备操作和检修;
3)结合中央控制室的合理位置。
技术参数:
设计能力(t/d)
|
150
|
200
|
250
|
300
|
350
|
400
|
500
|
600
|
750
|
800
|
1000
|
|
产品
|
活性石灰轻烧白云石
|
活性石灰轻烧白云石
|
活性石灰轻烧白云石
|
活性灰轻烧云石
|
活性石灰
|
活性石灰
|
活性石
灰
|
活性石
灰
|
活性石灰
|
活性石
灰
|
活性石
灰
|
|
回转窑
|
规格(m)
|
Φ
2.5×40
|
Φ
2.8×42
|
Φ
3×46
|
Φ
3.2×50
|
Φ
3.5×54
|
Φ
3.6×5
|
Φ
3.8×58
|
Φ
4×60/
Φ4.2
×50
|
Φ
4.3×58
|
Φ
4.3×64
|
Φ
4.8×68
|
有效容积(m3)
|
142
|
190
|
235
|
292
|
390
|
430
|
505
|
575/
548
|
670
|
738
|
1005
|
|
燃烧温度
|
1350/
1250
|
1350/
1250
|
1350/
1250
|
1350/
1250
|
1350
|
1350
|
1350
|
1350
|
1350
|
1350
|
1350
|